通過研究近幾年國際及國內物流快遞行業分析報告,物流快遞業市場的紹興到南寧物流公司盈利模式,專家論著及結合企業經營管理實踐,發現物流快遞行業的關鍵成功要素和盈利模式,即是將優勢資源集中在服務和管理上,加強信息系統、電子商務等投入,細分各產品的邊際利潤,有取舍地實現產品多元化經營。
世界物流10強企業,都是能提供快遞物流方面的多項服務,并且在與物流相關的一些行業或者新領域里聯合或者兼并,借以鞏固或者占領新的市場,從而達到增加利潤、贏得客戶的目的。UPS是全球最大的包裹遞送公司,同時也是世界上一家主要的專業運輸和物流服務提供商。FedEX公司的前身為FDX公司,是一家環球運輸、物流、電子商務和供應鏈管理服務供應商。其子公司包括FedEX Express(經營速遞業務)、FedEX Ground(經營包裝與地面送貨服務)、FedEX Custom Critical(經營高速運輸投遞服務)、FedEX Global(經營綜合性的物流、技術和運輸服務)以及Viking Freight(美國西部的小型運輸公司)。DHL公司業務涉及與物流相關的諸多領域,電子商務、金融、代理、運輸、倉儲等。DHL目前在中國已設立3個具有國際水準的物流中心,負責與DHL簽約的全球大客戶的貨物倉儲,快速報關,提供擔保等服務。物流中心不但為快件業務提供了前后端支持,而且將公司整體實力推上了新臺階。
我國國際貨運代理行業起步較晚,歷史較短,但是發展十分迅速。到2002年12月底為止,我國已有國際貨運代理企業3775家(包括分公司),從業人員近30萬人。其中,國有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占了近70%,外商投資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占了近30% 但由于我國國際貨運代理行業歷史較短,絕大多數國際貨運代理企業成立不足十年,服務功能較少,不能提供有關法規和規章允許的所有服務。從資產規模、經營規模角度來看,大型、集團型國際貨運代理企業數量較少,中小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占70%以上,多數國際貨運代理企業缺乏精通有關業務的專業人才。
利潤前景廣闊
目前國際上50家最大零售商業跨國采購集團當中,有三分之二已進入我國,在我國的采購金額已達到200多億美元;據專家預測,到2010年,中國物流市場將達到11972億元,每年保持20%的增長速度;速遞市場目前的規模是200億元,每年的增長在30%以上;而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的承諾,中國物流業將在2005年底向外資全面開放。如此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誘人的宏觀政策,為中國物流快遞市場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
業內競爭激烈
國際四大快遞巨頭DHL敦豪國際、FedEx聯邦快遞公司、UPS聯合包裹公司、荷蘭郵政TNT陸續進入中國市場,并迅速囤積力量,發展各自的分銷和運輸網絡。DHL不僅穩拿中國國際快件市場老大的頭銜,而且揮師中國國內快件市場,增設服務網點,最先向中國EMS發起進攻;FedEX 及UPS在《中美航空協定》簽署后,立即增發航班搶灘中國航空;TNT另辟蹊徑開展連鎖經營,主力攻占汽車零部件快遞市場。
瑞士達沃斯論壇提出,21世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應具備3個標準:企業內部組織外部化、全球知名品牌和協同電子商務。國際快遞巨頭們紛紛加強這三方面的建設,挖掘行業內的關鍵成功要素,使其處于有利的競爭地位。DHL可謂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快遞巨頭,無論在中國市場還是國際市場,其業務運作和產品創新都引領著快遞市場的發展,并昭示出快遞公司的盈利趨勢和關鍵成功要素。
1:加強網點建設,擴大品牌知名度
快遞行業的競爭最終落在網點、服務和品牌這三方面。中國EMS(中國郵政)、宅急送、天地快運等領銜的我國速遞業目前還局限于點到點、戶對戶的單一速遞模式,尤其是眾多私營個體快遞公司,服務范圍更是狹窄,在很大程度上還充當著“跑龍套”的角色。出現這種現象雖然與我國速遞企業的規模普遍偏小不無關系,但問題的癥結主要在于認識上的差距。國際快遞公司在中國開設的網點不但位于業務量較大或能夠盈利的地區,而且近年來,DHL、TNT、UPS、FedEx等分公司和代理點已開始從沿海伸向內地,從一級城市向二級城市擴展,這對其品牌和服務營銷至關重要。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國際速遞巨頭,DHL和中方合作伙伴中外運所共同組建的中外運-敦豪國際航空快件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全國各主要城市開設有56家分公司,覆蓋全國318個城市,成為國內擁有速遞服務網絡最大的國際快遞公司,這樣廣闊的服務網點成了其他競爭對手難以快速逾越的屏障。同時DHL還于今年組建了香港轉運中心,進一步提升中國快遞服務質量和速度。從2004年初到現在,DHL在亞太區的投資占其全球投資的近三分之一,而其中對中國的投資超過任何一個亞太區國家或地區。國際速遞巨頭不僅重視在中國的速遞網絡建設,而且善于通過全球通訊技術將中國的速遞網絡納入其全球網絡管理范圍之內。對國際速遞巨頭來說,中國國內的網絡建設是他們決勝中國市場的關鍵。
2: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提升業務操作能力
將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系統應用到快遞業務操作和服務中,是國際快遞公司奪取成功的又一要素,在DHL上海建成的聯合快遞中心里,采用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操作系統,貨物可以全部自動分揀、直接裝載、就地上機,大大降低了貨機的等待時間,使貨運周期縮短了近一倍。DHL還通過EDI技術系統與海關對接,使得進口包裹、文件在航班落地前實現清關,出口貨件在飛機起飛前2小時內清關,大大縮短了清關和轉運時間。另外,在快件服務領域,DHL最早推出全球貨件跟蹤系統用于客戶查詢服務,通過該系統,無論快件走到哪兒,貨件在運送途中的各主要階段都可以被及時跟蹤;客戶每天24小時均可以通過跟蹤查詢,取得對國際貨件的完全控制。四大速遞巨頭還陸續使用了速遞資料收集器(DIAD),這是目前較先進的高科技速遞工具,收貨司機只要用它掃描包裹上的條碼,便完成遞送記錄,從而取代了傳統的紙上遞送記錄,讓收貨人的簽名數字化。
3、針對跨國公司業務特點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劇,企業經營環境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而供應鏈管理(SCM)讓買賣交易的每個環節在時效性上恰到好處,即達到所謂的“Just-in-Time”,這正是SCM的精髓所在。
中國正日漸成為全球加工工廠,許多高成長行業將制造總部設到了中國,他們是市場中最有潛力的客戶群,占有80%的國際快遞市場份額,鎖定這些重要客戶,也就贏得了市場。以DHL為例,它為這些大客戶量身設計有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如運輸時間要求精確,運送的貨物價值較高,安全性方面要求高等,并成功管理供應鏈的實施和運作,如2004年3月,DHL在上海推出“定時特派”,根據客戶需求將快件于次日9點或正午12點之前派送到亞洲主要城市;4月,針對快件在運輸途中因意外發生的損失或丟失,DHL推出“快件價值保險”服務,成為唯一一家提供此類增值服務的快遞公司;5月,總結多年國際快件的運作經驗,在母公司德國郵政高層訪華后,拉開了進軍中國業務禁區的序幕——國內包裹快遞,這一舉措更深的用意則在于對跨國公司客戶提供在中國快遞市場的“一站式快遞服務解決方案”,即滿足在華跨國客戶通過一個賬號,一張賬單,一個客戶服務熱線就可解決全球性快遞服務的需求。
整合業務流程,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供優質及個性化服務正成為快遞行業贏取客戶,賺取超額利潤的主要趨勢。
4:采用分公司的運營管理模式
擁有30多年跨國公司管理經驗的國際快遞巨頭,已形成了成熟的公司管理體系和健全的制度,這對在中國開展業務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外運敦豪DHL采用分公司制的公司治理結構,這些分公司既不是代理,亦非加盟,而是公司直接管理的運作實體,設有市場、銷售、客戶服務、作業、財務等所有業務部門,他們充分運用國際管理方法,實行嚴格的全球統一服務標準,并定期接受全球總部嚴格的審計和考核,以提高中國快遞服務的質量。這樣保證了統一的服務標準,也使得公司更加接近客戶和市場,從而準確把握市場態勢,及時應變。到2004年底,DHL已達到56家分公司,其資產回報率連續3年保持在20%以上,可謂物超所值。
5:重視人員素質的提升
21世紀競爭最終體現在人才的競爭上,這不論任何行業都得以體現。長期以來,由于中國EMS在速遞市場上一直處于壟斷地位,從而養成了EMS“以我為主”的“坐商”思想,不是從客戶的需求入手不斷拓展物流服務的范圍,而是依靠傳統郵政業務吃“老本”而裹足不前,經營理念的差距不僅體現在對速遞業務經營范圍的認識上,還體現在對速遞人員素質的重視程度上。國際速遞公司早就認識到,速遞業務作為終端物流服務,速遞人員要直接面對面地與客戶打交道,速遞人員綜合素質的高低對企業開拓新客戶,鞏固老客戶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他們一直把提高速遞人員的素質看得格外重要,每年對員工的培訓投入都在成倍增加,員工的培訓從品德、儀表到對客戶說話的語氣,甚至走路速度等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規范,而國內速遞企業在提高員工素質方面,由于重視不夠,投入較少,結果使得速遞人員的素質普遍不高,而且參差不齊,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形象,削弱了客戶對企業的忠誠度。
不斷細分市場,將內部資源集中到核心競爭力,即知識、信息及服務能力上,物流快遞業市場的紹興到南寧物流公司盈利模式,通過單一渠道,向客戶提供一整套全面的物流和快遞解決方案,從文件速遞到為客戶管理復雜的供應鏈,這正是快遞公司的價值所在,在快遞市場達到充分競爭后,這將會成為未來持續增長和盈利的趨勢。